|
大連市加快培育優質工業市場主體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決策部署,根據市委、市政府有關工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大連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為主線,著力構建優質工業市場主體培育體系,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激發工業市場主體活力,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大連挺進“萬億GDP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2022年,建立300家“小升規”企業培育庫,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數達到70家,培育推薦5戶優質企業申報單項冠軍。 2024年,建立350家“小升規”企業培育庫,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數達到90家,培育推薦5戶優質企業申報單項冠軍。 2025年,建立400家“小升規”企業培育庫,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數達到100家,培育單項冠軍企業總數達15戶以上。 至2035年,建立600家“小升規”企業培育庫,力爭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數達到200家,培育單項冠軍企業總數達25戶以上。 三、重點任務 (一)積極引導企業升規入統 1.建立“小升規”企業培育庫。甄選優質企業入庫培育,定期更新完善,實施動態監測,強化政策指導,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和實際困難。 2.實施“小升規”企業獎勵。對首次納入“小升規”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推動企業升規入統,對首次納入“小升規”且連續三年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第三年再給予一次性獎勵3萬元。 (二)加快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1.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推動技術、人才、數據等要素資源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聚,支持企業成長為專注于細分市場、聚焦主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能夠為大企業、大項目提供關鍵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產品的“專精特新”企業。 2.以培育庫中的企業為主要對象,推薦申報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積極爭取國家財政獎補資金,支持我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3.制定鼓勵扶持政策,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給予60萬元和2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和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一年度銀行貸款給予一定比例貼息支持(實際執行以具體實施細則為準)。充分利用“北京證券交易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功能屬性和新三板市場帶來的融資機會,推動我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融資。 (三)加快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 1.實施冠軍企業培育行動。開展單項冠軍企業培育遴選工作,組織培育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優質企業申報單項冠軍,鼓勵企業成長為在國內外具有較強話語權、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知名企業。 2.加大政策引導支持力度。落實單項冠軍獎勵政策,對被認定為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或冠軍產品給予100萬元資金支持,引導單項冠軍企業向產業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邁進。 (四)全力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1.推動產業基礎提升。聚焦“卡脖子”問題,廣泛征集技術需求,梳理核心技術難點,支持企業聯合高校院所開展聯合攻關。推動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工業基礎軟件、產業技術基礎等領域研發創新,補齊產業鏈短板。積極爭取承接一批國家級、省級重點產業基礎項目。 2.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推動企業創新發展,支持頭部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創建大連市制造業創新中心,開展行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支持企業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研發機構,加強技術創新能力建設,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在重點領域培育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和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支持企業牽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組建技術創新中心。 3.推進產業鏈間協同發展。強化工業與農業協同發展,用工業產業鏈思維和全流程管理,促進農產品加工的精深化。推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企業從以加工組裝為主向“制造+服務”轉型,從單純出售產品向出售“產品+服務”轉變。 4.加強產業鏈龍頭企業培育。支持大企業做強做優,培育一批在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品牌影響力、市場占有率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的龍頭企業,增強全產業鏈整合能力,提高在產業鏈價值鏈中的話語權。鼓勵產業鏈龍頭企業參與重大科技專項和工程,在補齊產業鏈條、彌補關鍵領域短板中發揮作用。支持龍頭企業建立同準備份、降準備份臺賬,形成多元化、可替代的產業鏈供應鏈配套體系,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協同工作機制,統籌協調各地區及相關部門,協同推進優質工業市場主體梯度培育工作。各區市縣(先導區)相應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做好工業市場主體的培優工作。 (二)強化政策支持。統籌現有資金渠道,支持培優企業發展。充分發揮智造強市專項資金作用,支持一批智能改造、科技創新、兩化融合和品牌創建等工業項目投資建設;充分利用金融幫扶政策,引導金融機構精準支持優質企業融資合作和上市培育;充分利用人才政策,引導和支持企業開展專業化技能培訓和人才引進,為企業培優提供強有力支撐。 (三)堅持精準服務。發揮解決企業訴求工作專班、規上工業企業工作秘書、服務民營企業專員聯系制度和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入企服務專項行動作用,暢通信息渠道,掌握企業訴求,指導用好惠企政策,綜合運用政策措施幫助企業解決現實問題;依托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行業組織,加強產需對接,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四)做好典型宣傳。采取多種方式,宣傳推廣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等優質工業市場主體的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提升企業影響力和知名度,形成示范效應,進一步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