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財政專項 >>大連市(遼寧。 >>教育培訓 >> 關于下發《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管理辦法》的通知
详细内容

關于下發《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管理辦法》的通知

作者:大連市體育局【转载】

金州區、甘井子區、瓦房店市、旅順口區、莊河市、普蘭店 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

為加強我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的建設和管理, 充分發揮“舉市體制”的優勢,建立合理、有序、科學的體 育后備人才運行管理機制,保持和發揮體育后備人才方面的 基礎優勢,完成為遼寧省優秀運動隊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 中國體育代表團輸送高水平的優秀體育后備人才的任務。大 連市體育局決定每年從體育彩票受益金中撥出人民幣100萬 元作為基地培訓經費。為加強基地管理,特制定下發《大連 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管理辦法》,請認真遵照執行。 特此通知。

附《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管理辦法》

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我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的建設和 管理,充分發揮“舉市體制”的優勢,建立合理、有序、科學 的體育后備人才運行管理機制,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建立和辦好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 是貫徹落實我市體育事業發展十五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訓 基地應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走國家辦、社會辦相結合的道 路,為全面提高我市運動技術水平和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可持 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條 大連市體育局是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 地管理部門,負責我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基地的管理。

第四條 各基地應成立以區市縣、文體局、業余體校共同 組成的領導小組,組長由區市縣分管體育領導擔任,設基地主 任、副主任具體負責。

第五條在幾年來百所傳統校的創建經驗基礎上,在業佘 體校中建立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

第六條 本辦法適用于大連市體育局所設的大連市競技體 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

第二章基地管理

第七條 各培訓基地必須每年向大連市體育局履行一次注 冊手續。做好本年度工作總結和下一年度的工作計劃。

第八條 各培訓基地必須服從省運會、城運會組隊的需要, 保證本單位運動員參加訓練、比賽時間。

第九條 各培訓基地要根據大連市體育發展的要求,合理 布局梯隊建設,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選拔方法,使隊伍年齡分 布合理。

第十條 各基地負有管理本區域運動人才不外流的責任。

第十一條 各培訓基地必須向大連市體育局如實申報本單 位計劃選招運動員的年齡組、人數、生源,經市體育局審查同 意后方可選招隊員,并要嚴格按照《選材》標準。

第十二條 各培訓基地招收集中食宿的運動員必須與駐地 臨近的中小學生簽訂借讀協議,保證運動員的九年義務教育。

第十三條 各培訓基地必須與運動員監護人簽訂培訓比賽 協議,與教練員簽訂執教協議,并向大連市體育局備案。

第十四條 各培訓基地必須按期上報下列文件:

1、 全年訓練計劃、冬夏訓訓練計劃;

2、 全年及冬夏訓工作總結;

3、 季度及年終財務報表。

4、 全年比賽情況總結。

5、 年度運動員輸送統計表和接收單位證明的復印件。

第十五條大連市體育局將定期檢查下列文件:

1、教練員考核、業務學習記錄;

2、 教練員、運動員檔案;

3、 周、課時訓練計劃;

4、 財務收支明細帳簿及憑證。

第三章教練員管理

第十六條各培訓基地教練員必須每年向大連市體育局履 行一次注冊手續。

第十七條 各培訓基地教練員要有年度、階段訓練計劃和 總結,要有周、曰訓練教案。

第十八條 各培訓基地教練員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和完善 的智力結構,提高訓練的科學性,克服盲目性。

第十九條 各培訓基地教練員每年應在市級刊物以上發表 論文一篇。

第二十條 加強教練員培訓工作,采用辦班、組織研討等 多種形式和組織老教練、老專家巡回指導等辦法對各基地教練 員進行培訓,促進教練員水平的提高。

第二十一條 積極參加大連市體育局組織的各種業務、學 術活動。

第四章運動員管理

第二十二條 各培訓基地運動員必須每年向大連市體育局 履行一次注冊手續,首次注冊領取注冊證。

第二十三條 注冊表明運動員的隸屬關系,注冊證是運動 員參加大連市各級比賽的資格證件。

第二十四條運動員交流將按照“大連市體育人才管理辦 法”要求進行,不得私自交流。

第五章訓練、競賽管理

第二十五條 各培訓基地必須遵循青少年兒童生長發育規 律和生理、心理特點,進行科學系統訓練。

第二十六條 各培訓基地要注重全面身體素質的訓練,嚴 禁超負荷和早期專項化,為從事系統訓練打好扎實的身體素質 和基本技術基礎。

第二十七條 要配合訓練體制適當調整競賽體制,使青少 年運動競賽與訓練要求相適應。

第二十八條 在基地之間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

第二十九條成立合作組和聯誼會,在基地之間開展互訪 和各種交流活動。

第六章經費管理和使用

第三十條 各區市縣政府和文體局每年對各培訓基地投 入經費標準為50, 000元(比例為區市縣政府6,區市縣文體 局4);經費投入按季發放,每個季度投入25%(在每季度第一 周內到位)。

第三十一條大連市體育局每年對各培訓基地投入經費標 準為50, 000元,投入方式為以獎代投,具體方式如下:

1、 對命名為“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的單位, 大連市體育局將在每年年初劃撥20,000萬元作為當年啟動資 金。

2、 每年年底大連市體育局將根據基地檢查評估細則對基地 進行考評,凡考評達到90分以上的基地獎勵12, 000元,達到 85分以上的基地獎勵10,000萬元,未達到85分的基地將限 期改進,否則取消其基地資格。


3、 大連市體育局對成績特別突出的基地領導、教練員將在 每年年底給予一次性獎勵,每人每次獎勵金額不少于2, 000 元。

4、 各基地每年向市體校以上運動隊輸送每1人,獎勵600 元-1, 300元不等(按接收單位和運動成績評定)。

5、 每年剩余經費(滾動累積),將作為基地發展重獎基金, 對各基地輸送的運動員在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城運會、 省運會上取得成績,對輸送基地給予獎勵(基地成立前一年輸送 到市體校以上運動隊的運動員所取得的成績有效)具體獎勵標 準如下:

獲奧運會前6名獎勵20, 000元,10, 000元,8, 000元, 6, 000 元,4, 000 元,2, 000 元;

獲亞運會前3名獎勵8,000元,5, 000元,3,000元; 獲全運會前3名獎勵5000元,3000元,1000元;

獲城運會前3名獎勵2,000元,1, 000元,500元;

獲省運會金牌獎勵1,000元。

第三十二條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要設立專 門的獨立帳戶,保證?顚S。各投入方必須保證資金按時發 放。如一方違反要求,其他各方有權停止投入。

第三十三條 大連市體育局將隨時檢查各培訓基地的經 費投入和使用情況,如發現有擠占、挪作它用的將分別給予停 止以后投入和取消基地資格等處罰。

第七章評定效果

第三十四條 基地每年向市業余體校以上運動隊輸送運 動員應占本單位在訓人數的10-20%。

第三十五條 基地輸送的運動員應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以上標準。

第八章審定與命名

第三十六條 基地的基本條件:

1、 各區市縣政府、文體局、重視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 的建設工作,有健全的體育組織管理機構,并保證對基地每年 投入經費50,000元。

2、 具有較好的體育場館和器材,滿足基地的曰常訓練。

3、 具有容納50人進行三集中訓練的食宿條件。

4、 具有一支高水平高質量、熱愛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教 練隊伍。

5、 合理設置不同年齡段的梯隊布局,使隊伍的年齡分布 既有連續性,又適應參賽需要。

第三十七條 凡符合以上條件的單位,由所在區市縣政 府、文體局擇優申報。

第三十八條 大連市體育局經檢查驗收,由大連市體育局 統一命名為“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并授予牌匾。

第三十九條對命名為“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 地”的單位將給予一定的經費投入。

第九章獎勵與處罰

第四十條 大連市體育局對管理規范、業績突出的基地給 予一定的獎勵并增加經費投入。

第四十一條堅決抵制興奮劑、虛報年齡等違反體育道 德、弄虛作假等行為。凡出現一例興奮劑問題,取消其“大連 市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資格;凡出現一例虛報年齡問題, 予以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取消其“大連市體育后備人才培訓 基地”資格。

第四十二條 鼓勵基地有序有償交流,凡未辦手續私自交 流者,將根據《大連市體育人才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給予處 罰。

第四十三條 在基地申報審核工作中有弄虛作假行為的, 一經查實取消其基地命名。

第四十四條凡違反本辦法及大連市體育局其他有關規章 制度的基地,大連市體育局經研究可做出以下處罰:警告、嚴 重警告、減少投入、取消資格。

第四十五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十六條本辦法由大連市體育局負責解釋。

關于《關于下發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管理辦法的通知》的政策解讀

一、文件的生效時間

《關于下發<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管理辦法>的通知》于2003年5月26日起施行。為了讓公眾對《關于下發<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管理辦法>的通知》有全面地了解,促進《關于下發<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管理辦法>的通知》的貫徹實施,在此將《關于下發<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管理辦法>的通知》的相關情況做以介紹。

二、制定《關于下發<大連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管理辦法>的通知》的必要性和主要過程

為了加強我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建設和管理,中分發揮體制優勢,建立科學、有序、合理的體育后備人才運行管理機制,使我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制定本辦法。

三、主要內容及特點

文件包括基地管理、教練員管理、運動員管理、訓練競賽管理、經費和使用、審定與命名、獎勵與處罰的明確要求。


  • 电话直呼

    • 13889487069
    • 客服 :
    • 客服 :
  • 關注公眾平臺獲取政策更便捷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
无限看片在线看